秦国将军公子章(赵武灵王与公子章的历史背景)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他一生功绩极强,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他15岁即位,破了当时五国魏、楚、秦、燕、齐来朝见图赵的阴谋,可谓一代雄主。后期,他在赵国范围内推行胡服骑射,顶住了旧贵族的重大压力,将胡人的装束、战马和人口都引进进来,并设立了军功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旧贵族的利益被撼动了。而待赵国国力中兴,他便挥师北上,力压秦国,收复楼烦,又修建长城,灭中山、燕。他的文治武功都可谓强悍,但为何他晚年做出了决策,不惜动摇根本也要废长立幼,最终酿成大祸呢?

宗法制起源

宗法制自夏朝设立起,历任商、西周发展,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朝末年就完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标准,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但是有时候,宗法制并不是常常有效的,比如后来的汉武帝,再比如康熙帝,这扯远了,所以在中国古代,除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外,还有立贤、立爱两条路。贤者,就很难说,因为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它被排在立嫡、立长之后的原因。而立爱呢,就是纯粹个人喜好作标准了。

下面我们来说说,其实论长、论嫡、论贤,公子章都不输给他的弟弟赵王何,也就是赵武文王。公子章是赵武灵王原配夫人的长子,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而他本人骁勇善战,不到15岁就参与了攻打中山的战役——而这正是赵武灵王即位的时间,并立下了悍马功劳,赵武灵王也相当欣赏这个很像自己的儿子,原本从立何的角度出发,公子章都稳赚不赔了。

但是,事有蹊跷,赵王何的母亲在临死之前请求赵武灵王,希望能够册封她的儿子做太子,而此时公子章已经是太子了。就这样,因为吴娃生前给赵武灵王带去了很多欢乐,但从未提出什么要求,赵武灵王出于愧疚答应了。

废长立幼之后,他自己独称主公,又深觉对不起公子章,便请求将公子章立为代王——当然,这并没有被同意,反而激起了赵武文王和朝中守旧贵族势力的警觉——他们都被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打压多时了。

最后赵武灵王的下场很凄惨,他被幽闭沙丘,三月未进水米,饿死了。一代雄主落得如此下场,这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代英明的赵武灵王,组织过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赵武中兴的赵武灵王,15岁就敢于在邯郸独面五国大军的赵武灵王,他死了。他死于什么呢?

因爱立幼

他晚年(40岁左右)废长立幼,又想将公子章扶成代王(想了没做),国家内耗,从这个决定来看他对公子章也是有愧疚的,他对两方都基于爱,但正是这爱(愧疚)让他们都陷入了权力的深渊。笔者在读的时候很难想象,年轻时英明神武,反对旧贵族势力,搞朝堂斗争,胡服骑射,孤身亲自深入秦国刺探秦情,如此勇气胆识,为何晚年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宁可放弃原本是维护礼制更好的宗法制呢?只能说,这个决定本身就是感性的,基于爱,如何能要求他理性呢?所以说就是,这个本身涉及一些情感问题,情感问题就不能那么理智了。这可能也是历史人物生动的一个方面。他违背了规则,他也没有考虑违背规则的后果。他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

权贵伤人

从他既立了赵王何(赵惠文王),又将自己立作主君,将公子章立为代王(想想)来看,可能他根本没想明白权力的运作方式,一个国家三个王可能在哪里都不多见。更不用说由此引起的人心思变。赵武灵王被什么所杀?在掌握权力和驾驭权力之间反复犹疑,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举棋不定,最终在权力斗争中身亡。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说他违背宗法制、一国立三王、游移不定,这也是事实。可见他也不是真心扶持赵王何,否则会清除掉所有权力的阻碍,更不要说立公子章为代王了。但这场政变恰恰是由于赵王何牢固地掌握着经赵武灵王改造加强的王权,才没有演变成全国性的大叛乱,赵国才没有因此而实力大损。赵武灵王被围困那么久,居然没有一个忠于他的亲信前来搭救,没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没有任何援助势力前来干预,这固然说明了公子成一党的强大,也反映了当时多数人对赵武灵王持着趋于否定的态度,至少是不理解、看笑话、畏惧。而且这种人为数众多,代表着朝堂上的一大批人的立场。他们排斥赵武灵王的变革,至少赵武灵王死了,我们不用穿着胡服上班了。是的,这就是权力的对立。权力伤人之处,就在这了。

千古江山难过英雄剑,千古英雄难过美人眼,千古美人难过时光阴,千古风光逝去如风烟。